一、教师简介
黄镭,副教授,食品与生物科技学院专任教师,湖北省高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项目骨干成员。主讲《食品质量管理》《食品微生物学》等多门课程,其中《食品质量管理》获批2023年省级一流课程建设项目。主持《基于OBE理念的食品专业课程融合及教学创新研究——以“食品质量管理”为例》省级高等教育学会共同体建设项目,公开发表核心期刊论文数十篇。2023-2024-1学期所授《食品质量管理》课程入选武汉设计工程学院校级优质课堂。
二、教学经验分享
(一)课程概述
《食品质量管理》是我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专业核心课,担负着从理论学习到质量管理方法实际应用,从专业基础到专业技能升级的桥梁作用。该课程的开设对于质量管理与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有重要意义。
课程通过“构建品质意识→学习质量管理基本理论→实践质量管理方法”三大板块的具体介绍和操作过程的展示,从知识探究、能力建设、人格养成、价值引领四个方面,引导学习者从生产者、管理者、设计者等多角度理解质量管理内涵,把握和揭示质量的价值和意义,更好地识别质量问题,科学实施管理,进行有效控制与改进,进而提升分析和解决食品企业实际问题的能力。
图1 《食品质量管理》知识体系结构
(二)教学设计思路
《食品质量管理》作为一门应用型学科,对食品专业学生业务水平提升和质量管理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常规线下教学,无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对知识的需求,仅依靠课堂,学生难以高效且深入地识别质量问题、探究并设计质量管理及控制方案,使知识停留在了纸上。
绝大多数学生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实践需求,常规课堂教学以知识讲授为主,难以开展课内实践,而课外实习实践基地又以“生产加工岗位”为主,无法提供学生“质量控制管理”相关实践岗位,满足不了学生知识转化需求,学生利用现有理论知识设计并实施操作质量控制与改进的能力无法得到根本性提升。
基于以上问题,本课程利用超新平台,以教学内容高匹配,知识体系高契合为原则,建成了《食品质量管理》线上课程,独立录制教学视频60余个,辅助单元小结和测试,给学生更好的使用体验。目前该线上课程正在进行第5轮教学使用。
教学以线上资源为基础,开展“三阶式研究性学习”混合教学模式研究,以学习成果为出发点,逆向设计教学过程,具体分为“第一阶线上自主学习,完成基础知识框架自主构建,实现知识点全方位初探”,“第二阶课堂研学,教师重点讲,学生分组学,师生交互研讨等形式进行学习爬坡”,“第三阶课后实践拓展,依托实验教学中心资源,将所学食品质量管理技术方法进行课后实践,不仅实现知识体系融合,更达到了知识进阶的目的”,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辅助“三段式实践”教学,“第一段线上自学为基础,结合任务点,初步进行质量管理实践探索,成果上线,互学互评”,“第二段课堂分组研讨,结合微模型开展随堂实践活动,提升单项体系应用能力”,“第三段课后开展综合性实践进阶活动”。
图2 三阶混合、双向联动教学体系
三、教学案例
课前教师制定学习目标、设计学习内容,将知识点分解组合,在线上发布自主学习任务,构建基础知识体系,小组互学对应用性知识进行分析与讨论。而后转入线下教学,对具体知识开展线下研讨及随堂实践,最终实现更高阶目标。
教学案例一 食品环境质量管理
教学目标:能够说出环节质量管理的基本环节,能够分析现场存在的环境质量问题并提出可行的改进方法。
教学难点:识别现场环境质量问题,有效利用5S管理方法进行改进。
教学方法:开展线上-课堂-课后三阶式教学和训练,对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知识应用能力有明显的效果。
1. 引入:通过案例展示食品企业环境管理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结合线上学习成果分析开展环境质量管理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2. 线上成果展示、遗留问题汇总:随机选择2个小组说说“什么是5S”,教师结合学生线上学习后通过问卷所汇总的问题,组织开展师生讨论,对5S执行过程的具体环节和方法进行初步分析。
3. 重点知识讲解、现场实践教学:教师解读重点知识,尤其是学习科学识别环境质量问题的方法和执行5S的具体措施。结合现场实现设计的“5S案例”,利用模型开展现场环境质量管理实践活动,使学习者能够自主阐释质量管理设计原理及执行管理的方式。
4. 课后任务:课后增加“高阶性”内容,以实验室、办公环境、寝室等真实场景为基础,开展环境质量管理控制活动,记录管理前后的差别,分析并讨论使用的具体方法,下次课进行展示。
图3 三阶段教学现场照片
教学案例二 抽样方案的检索
1. 引入:通过食品原料采购及原料进厂流程案例,引导学生感受控制原料品质的重要性,而科学抽样和抽样方案的确定是确保这一过程的基础。
2. 线上学习成果检验:结合学生学习的抽样方法相关知识,现场设计抽样案例,每个小组将合适的抽样方法简要写在便签上并长传至学习通。教师针对性点评。
3. 重点知识讲解、现场实践教学:教师解读重点知识,对线上学习遗留问题进行补充,对抽样方案的检索方法进行初步讲解,并给出记忆性口诀“跟着箭头走,见数就停留,同行是方案,千万别回头”。结合具体案例分组开展方案检索比赛。
4. 课后任务:课后增加“高阶性”内容,通过模拟案例串联“抽样检验方案”和“科学抽样”两部分知识点,每个小组将认领到一个模拟现场,要求先确定检索方案再执行抽样活动,并分析该抽样方案的判定流程,下节课展示并讨论。
教学案例三 QC工具-鱼骨图
1. 引入并检验线上学习成果:以雪印牛奶案例为基础,结合《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安全与卫生》等多门专业课程,使用接龙问答的方式共同分析导致这一案例结果的原因有哪些,对线上学习鱼骨图分析方法的成效进行检验。
2. 重点知识讲解、现场实践教学:教师解读重点知识,尤其对该工具图的绘制要点和分析对策进行说明,对线上学习遗留问题进行补充。同时设计多个案例,小组为单位开展现场工具绘制,教师巡回指导,绘制结果展示并评价。
3. 课后任务:要求学生将“排列图”和“鱼骨图”进行协同使用,以工艺试验相关数据为基础,开展品质分析活动并对结果进行总结,下节课展示。
本课程以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为核心,注重线上线下教学资源的优质性与适用性,运用适当的数字化教学工具,开展立德树人,两性一度,应用型和复合型新工科教育,有效开展了线上线下密切衔接的混合式教学活动。今后我们将持续推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不断吸取经验、积极修正改进,希望在教学相长中,不仅教学与时俱进,更能造就爱国爱家学以致用的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