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堂】教学创新与个性化,技能与素质双培养--成龙影视传媒学院 陈璋
来源:原创文章|发布时间:2024-05-23 14:15:42|浏览人次:700

    一、个人简介

    陈璋,副教授,中共党员,成龙影视传媒学院表演系系主任,湖北省音乐家协会成员,湖北省音乐家协会声乐歌剧委员会副秘书长,校一流专业负责人。主要研究方向为声乐演唱,曾举办过两场个人独唱音乐会。主讲课程有《音乐剧风格演唱》《音乐剧歌曲演唱》《音乐剧歌曲联排》等。

主持校级教科研项目3项,参与教科研项目2项。发表个人著作及音乐类论文数篇,著作1部。个人曾参获校级教学成果奖1项,获首届校级优质课堂奖,获教师讲课竞赛二等奖、教学质量三等奖等。曾多次指导学生参与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大学生艺术节、全国大学生口语传播能力展示等赛事获奖。  

    二、教学经验分享

    (一)教学理念

    1.全面发展学生的声乐技能 音乐剧声乐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歌唱技能,包括发声技巧、音准感、音量控制、音色塑造以及演唱表现力等。通过系统的声乐训练,使学生能够掌握扎实的声乐基础,为音乐剧的表演打下坚实的基础。

    2.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音乐剧声乐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欣赏和表达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分析音乐剧的音乐元素、风格和情感表达,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音乐剧的艺术特点,提升音乐素养。

    3.倡导个性化教学 教师会根据每个学生的声音特点、表演风格和潜力,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这种针对性的教学有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优势,弥补不足,提高他们的演唱水平和表演能力。通过针对性的声乐训练和歌曲演绎指导,帮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声乐优势,提高个体艺术表现力。

    4.注重互动式教学 课程中教师会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表演,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疑问。这种互动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能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5.创新性和前瞻性 随着音乐剧行业的不断发展,新的演唱技巧、表演风格等不断涌现。优秀的教师会关注行业动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引入新的元素和理念,使课堂始终保持活力和创新力。

    音乐剧演唱类课程的课堂特色体现在全面发展学生声乐技能、培养学生音乐素养、个性化指导、互动式教学、以及创新性和前瞻性等方面。这些特色共同构成了一个高效、有趣且富有成果的学习环境,有助于培养出更多优秀的音乐剧演唱人才。使学生能够在音乐剧的表演中展现出自己的才华和魅力。

    (二)教学设计

    在教学设计上,由于本校音乐剧演唱类课程主要以大课的形式开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时刻关注每一位学生,调动其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尤为重要。在教学设计环节,会通过理论教学,结合示范演示,带着学生练习,做到有受众性,也有针对性,真正在课堂中落实“以生为本,学为中心”。

    同时,声乐类课程尤为注重课程要点的科学性与准确性,讲课过程中注重抑扬顿挫,语音语调,能够突出重难点,语言尽可能的精炼、生动、有趣味性,以准确的表达方式,科学、高效地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够准确的接收到课程的重点,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三)教学互动

    在教学互动的过程中,我主张不仅要将学生作为一个整体来全面看待,而且要关注个体差异和个性化成长。在以往的认知中,声乐类课程通常以“一对一”的形式开展,其内容对于授课人员极具针对性,在大班授课的情况下,既需要有针对性,又需要有受众性。因此,在训练过程中会以单人、分组、集体等形式来增加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将传统课堂的提问回答式互动升级为高阶深层次互动,同时注重引导学生对于自身感受的具象化提炼,以确保学生能够在课后科学的反复练习。

    (四)讲课风格

    在讲课风格方面,本人属于擅长互动引导式的教师类型。从声乐的自身规律出发,运用自然巧妙,能承上启下、简洁明了,层次分明,具有引导性和衔接性的过渡语让学生完整的体验课程从导入新知,探究新知、提炼新知、运用新知到全课总结。并十分注重引导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将自身感受具象化,并进行准确的语言文字的提炼,后引导将具象化的理论知识点通过自身感受反复运用到练习的过程中。

    三、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一:音乐剧作品演唱之“咬字”

    教学目标:掌握积极咬字状态,能够解决音乐剧作品演唱过程中音色不集中、声音发虚、起音不稳等问题。

    教学难点:改善学生不良地咬字状态。

    教学方法与过程:

    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式教学法,对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加深理解授课内容效果明显,学生参与性较强,以启发式的手段贯穿整个课程主题

    1.引入:举例说明不同的咬字状态会对音乐剧作品演唱造成怎样影响。从而向学生介绍咬字在音乐剧作品演唱中的重要性,以及咬字技巧对音色、声音稳定性的影响。

    2.基础训练:如何进行基础咬字训练,通过练声曲来强调将咬字的力量集中在唇、齿、舌的前半部分,以确保音色集中、声音稳定。这可以通过示范、模仿和反复练习来实现。

    3.实践演练:让学生选择适合的音乐剧作品曲目进行实践演练,通过反复练习和表演,加深对咬字技巧的理解和掌握。身体感受与咬字结合:鼓励学生将身体的感受语言化,与咬字训练相结合。通过练习过程中的身体感受,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咬字技巧,并更好地掌握和应用。

    4.评估与反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评估,并提供具体的反馈和建议。针对学生在咬字技巧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和纠正,帮助学生不断提高演唱水平。通过以上教学方法和过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音乐剧作品演唱中的咬字技巧,提高演唱水平。

    教学案例二:音乐剧作品演唱之“躯干支撑”

    教学目标:掌握利用“躯干支撑”演唱作品的能力,解锁音乐剧作品演唱过程中更稳定的气息、更洪亮的嗓音以及更具表现力的演唱表达。

    教学难点:改善学生气息浅、音域窄、声音缺乏表现力的歌唱问题。

教学方法与过程:

    教学方法:通过直观演示的教学法,以自身感受为出发点,通过教师的直观演示使学生更为清晰的了解其中的奥妙。

    1.导入环节:声乐演唱过程中常见问题

    2.提出高效解决方法:利用“躯干支撑”

    3.讲授知识点:如何获得躯干支撑?

    4.说明原理概念:为什么躯干支撑能够使声音稳定、洪亮?

    5.示范练习:有针对性的选择积极、明亮、有音乐表现力的歌曲。使声音保持稳定、洪亮、集中、干净。

    6.课程小结及反馈:

    (1)适合积极、明亮、有音乐表现力的歌曲。

    (2)能够使声音稳定、洪亮、集中、干净。

    (3)能够使歌者的歌唱状态积极,使演唱更贴近音乐剧作品中的人物特性。

    总结:练习的过程中将身体的感受语言化,可以更高效地帮助自身结合感受进行重复的练习,达到练习的目的。  

    教学案例三:音乐剧作品演唱之“舌头知多少”

    教学目标:掌握利用“放松舌根,统一舌位”来提高演唱作品的能力,解决歌曲演唱过程中舌根紧、咬字不清,歌唱位置不统一等问题。

    教学难点:学生在没有系统训练前,很难在歌唱中保持舌位的统一。

    教学方法与过程:

    教学方法:通过比较分析的方式,对于课程教学中正确的示范与错误的示范,可以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探讨,即是对学习内容的巩固,也是对课程内容的加深理解

    教学过程:

    1.导入环节:什么是舌头?

    2.音乐剧作品演唱过程中与舌头有关的常见问题

    3.高效解决方式:放松舌头、统一舌位

    4.知识点讲解1:如何放松我们的舌头?练习,并引导学生将自身感受语言化

    5.知识点讲解2:舌位的统一

    6.巩固练习式:选择适合的歌曲进行练习

    7.课程小结及反馈:

    (1)通过舌侧拉伸、舌尖抵住下牙向前吐舌头的动作,可以放松舌根,解决舌根音的问题。

    (2)保持统一的舌位,可以使声音位置统一。

    (3)不同的舌位,可以产生不同的目标音色,对应不同的音乐剧作品。

    (4)练习过程中将身体的感受语言化,可以更高效地帮助自身结合感受进行重复的练习,达到最终练习的目的。

重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