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信员 覃枢静)本学期,我们2021级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开设了一门专业课——《食品包装学》,授课老师是范露老师。在这门课上,我们不仅学习到了食品包装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老师通过一系列创新的教学方式,帮助我们深入了解了食品包装的实际应用,学习过程可以说是既有趣又充满挑战,深受同学们的欢迎,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理论结合实操,学习更生动
在《食品包装学》的课堂上,老师不局限于对理论知识的传授,而是独具匠心地将理论与实操活动巧妙地融合。她鼓励学生在实践中自主探索,让我们在亲手操作中验证并深刻领会理论知识,从而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完美过渡,使学习过程变得生动而富有成效。
比如在学习纸张的抗拉强度这一知识点时,老师让大家分小组在课后自主设计小实验进行验证抗拉强度与成纸方向的关系,并将实验过程以视频的方式记录下来,而且还设计了详细的评分标准。这项任务让大家觉得很有挑战但是又跃跃欲试。我们翻开教材仔细研读概念,然后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实操演练,拍摄剪辑,配音配字,圆满完成任务。老师在课堂上对各组的实验进行点评总结,并评选出优秀作业。动手操作让大家深刻理解了抗拉强度这一概念,并牢牢记住了制作纸袋、纸绳时一定要以纸的纵向作为主要受力方向,同时我们也学习到实验方案设计时应该要充分考虑安全性、科学性和可行性。
再比如在食品裹包方式的学习时,老师让大家参照教材上的示意图动手完成裹包操作,形成一个完整的包装件,不仅锻炼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在操作中深化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大家更加主动地思考课本上的知识,课堂氛围也因此变得活跃起来,学习过程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图 1 学生结合实践作品讲解裹包操作过程
二、虚拟技术助力,深入了解生产
由于食品工厂对食品安全和卫生标准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我们食品专业的学生在深入车间进行实践操作面临着诸多限制。为了让我们更直观地理解和掌握食品包装生产线的运作,实验课上,老师巧妙地运用了虚拟仿真技术,引领我们在电脑上模拟完成一系列包装车间的操作。
图 2 学生在进行食品包装生产线虚拟仿真项目实践
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让我们对工厂的实际操作有了更为清晰地认识,还让我们切实感受到了所学知识在真实生产环境中的应用。通过模拟操作,我们深刻体会到进入车间前需要进行更衣、换鞋、洗手、消毒、风淋等细致的准备以保证食品的安全卫生,熟悉了饮料包装的拆垛、洗瓶、灌装、封盖、贴标、喷码、装箱等包装工艺过程,加深了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虚拟仿真环境中,我们可以自由探索、尝试不同的操作方式,这种互动性和实践性极强的学习方式让大家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有效激发了我们的学习兴趣。
三、创新考察方式,激发设计潜能
在课程的实验环节,范老师还邀请了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王纯老师给大家进行了《包装视觉传达设计》的专题讲解,指导大家进行简单的包装视觉设计。同学们认真专注地完成自己的包装设计,两位老师现场给予同学们及时且专业的指导,与传统课堂相比,学习氛围浓厚,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非常积极,整个教室都可以感受到大家的浓浓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看到自己亲手设计的包装件,大家成就感满满。
图 3 学生在完成食品包装容器的选用及设计
记得第一次课上老师就说了本课程不考试,但是会考察大家对知识的运用,难度会更大。果不其然,课程结束的时候,老师告诉我们课程的考核采取的是开放式的设计作业,任务是结合《食品工艺学实验》课上制作的产品,综合考虑产品定位、食品特性、包装材料、结构与功能、视觉效果等多因素,为产品设计一套完整的包装。这让我们感到既兴奋又有挑战性,从学到用,综合性的设计相比考试背书做题虽说难度大了不少,但是大大激发了大家的学习兴趣。在后来的问卷调研中,当问到“在考试与包装设计二者中,你更喜欢哪种考核方式?”时,所有人都选择了后者,因为大家能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和意义。
结语:学生喜爱的优质课程
作为班级信息员,我做了一份问卷调查了大家对《食品包装学》课程的情况。从调查结果以及深入采访部分同学得到的反馈来看,该课程深受同学们的喜爱与好评。大家普遍认为,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动”结合的《食品包装学》课程更具吸引力,激发了大家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大家的自主学习意愿。我们也期待未来能有更多类似的优质课程,继续拓宽我们的知识视野和实践能力。